在孟津縣白鶴鎮(zhèn)任莊村的最北邊,有個名叫古莊嶺的小自然村。該村歷史悠久,最早叫孤莊嶺村,之后改名古莊嶺。有關村名的來歷,當?shù)亓鱾髦粋€傳說。
根據當?shù)氐耐跏霞易V記載,清末年間,有一個名叫王全順的中年人,他獨自一人擔著兩個籮筐,來到邙山腳下一處荒無人煙的山溝里,在此處安家落戶。
白天,王全順努力開荒種地;晚上,他也不閑著,打窯建家。經過3年的辛勤勞作,他逐漸變成了當?shù)匾粦粲谐杂凶?,家境還算殷實的人家。王全順40歲那年的農歷正月,有人來他家里提親,不久,這個老光棍便結了婚。
王全順結婚的消息一傳出,周邊四鄰八村的人都大吃一驚,人們紛紛開始關注這個不起眼的人。有人問道:“王全順住哪個村?”有人答:“他住的地方跟周圍其他村子都不沾邊,是個獨居戶,哪來什么村???”王全順聽說后,便打趣兒地對大家說:“俺住的這地方,就俺獨個兒,那就叫孤莊嶺村吧。”
結婚6年間,王全順先后有了兩個兒子,起名書堂、書本。正當一家人沉浸在幸福欣喜中時,他的妻子不幸患病去世,憨厚能干的王全順又續(xù)得一妻張氏,一年后,又得一子,起名書訓。
王書訓從小聰明過人,喜愛讀書。20歲時,他告別父母、哥哥,外出做生意;30歲那年,就已當上掌柜,做起糧食買賣;40歲時,王書訓紅極孟津縣的糧食界。
王書訓有著像他父親一樣勤勞、誠懇的品格,生意越做越大。在家里,他是個孝子,無論生意再忙,每隔十天他也會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。在外經商時,他可憐窮苦人,無論是在山西、陜西還是在山東、安徽,只要碰見乞討者,他都會給予錢或糧食,慷慨幫助。
王書訓幫著父親建設家園,在他們的帶頭影響下,不少窮人也來到孤莊嶺村落戶,跟著這對父子學本事。此外,由于王家人樂善好施的品格名揚在外,附近不少村民都慕名拜訪,孤莊嶺村聲名鵲起。
一年八月,黃河兩岸鬧蝗災,上千畝秋作物被毀,導致秋收時節(jié)顆粒無收。王書訓拿出大量糧食慷慨救災,深受百姓好評。后來,王書訓覺得孤莊嶺村再也不是當年只有一戶人家的孤單小村,便將“孤”字改為“古”字,叫古莊嶺村。
后來,古莊嶺村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,不少村民常樂道:“王書訓一字改村名,不僅使全村人氣大增,更使村民有福氣、有財氣。”古莊嶺村一名也就一直使用至今。
(于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