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“洛城二月春搖蕩,桃李盛開如步障。高花下花紅相連,垂根更出高花上。”這是北宋大儒司馬光寫洛陽春景的名句。民國李健仁《洛陽古今談》說:“洛陽四時景皆佳,而春日最佳。二三月花開如錦,少有不心醉者。”洛陽的春天,惠風和暢,桃飄李飛,牡丹綻放,楊柳依依,人們花叢酬酢,銅駝觀柳,金谷吟詠,城東抒懷。騷人墨客留下了行吟的腳步,也留下了墨透紙香的不朽風流。古代詩人筆下的洛陽春景,留下了穿越時空的古都記憶。 1、萬家流水一城花 《洛陽古今談》說:“洛陽花卉之盛,甲于天下。”作者認為,洛陽花木之所以盛者,有三個原因:洛陽地脈宜花,洛陽之俗好花,洛人善植花接木。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《桃夭》《甘棠》《何彼襛矣》《丘中有麻》《皇皇者華》《常棣》都寫到了周代洛陽春暖花開的壯麗美景。 隋唐時期的洛陽,是一座花卉之都。隋煬帝《東宮春》詩云:“洛陽城邊朝日暉,天淵池前春燕歸。含露桃花開未飛,臨風楊柳自依依。小苑花紅洛水綠,清歌宛轉(zhuǎn)繁弦促。長袖逶迤動珠玉,千年萬歲陽春曲。”你看,春回洛陽,那天淵池邊燕鳴桃柳,御園之中花紅水綠,天子設(shè)宴賞花,排出了清歌宛轉(zhuǎn)、長袖逶迤的宮廷樂舞。 花開之時,文人也到花下置酒高會。“記得舊詩章,花多數(shù)洛陽。”“洛陽城東面,今來花似雪。”這是白居易寫下的錦繡詩句。“始上龍門望洛川,洛陽桃李艷陽天。”“故園桃李月,伊水向東流。”這是唐代著作郎顧況在花下的吟詠。“白玉誰家郎,回車渡天津。看花東上陌,驚動洛陽人。”這是李白在洛陽賞花時的所見所感。 作為北宋西京的洛陽,花卉之盛又超前朝。歐陽修的《洛陽牡丹記》、張峋的《洛陽花譜》、周師厚的《洛陽牡丹記》和《洛陽花木記》都是當時的花卉學專著?!堵尻柣居洝芳氈率珍浟寺尻?00余個品種的花卉。 司馬光的《看花》詩,把洛陽花事繁榮之時,人賞花、花悅?cè)说膱雒婷鑼懙昧芾毂M致:“洛陽春日最繁華,紅綠陰中十萬家。誰道群花如錦繡,人將錦繡學群花。”很多人不遠千里來洛陽賞花,政治家宗澤《至洛》云:“都人士女各紛華,列肆飛樓事事嘉。政恐皇都無此致,萬家流水一城花。”他目睹了北宋末年牡丹花開時節(jié)的繁盛景象,那萬家流水、滿城花開的洛陽美景,是皇都開封沒有的奇觀。 2、花深柳岸銅駝陌 銅駝陌,是東漢和魏晉洛陽城連接南北二宮的主干道,因有銅鑄駱駝置于街兩側(cè)而得名。西晉惠帝時,敦煌人索靖游洛陽,見朝政腐敗,預測天下將亂,指銅駝而嘆道:“會見汝在荊棘叢中耳!”八王之亂爆發(fā),匈奴王劉淵起兵反晉,西晉滅亡,之后是中原約300年的戰(zhàn)亂、分裂局面。后人把“銅駝荊棘”喻為亡國的殘敗景象,陸游曾有“荊棘銅駝使我悲”的詩句。 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時,將洛水北岸、皇城之東第四里坊,命名為銅駝里,其位置在今老城瀍河入洛口之東。銅駝里之北為景行里,再北為北市,洛水之南與之相對為南市。故而隋唐到北宋時,這里是商船如織的河港繁華地段,這里的濱水長橋、柳暗花明,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,并留下了大量詩篇。唐代詩人駱賓王詠道“銅駝陌上柳千條”,劉禹錫詠道“銅駝陌上好風吹”,劉滄詠道“隋朝古柏銅駝柳”,北宋邵雍詠道“花深柳岸銅駝陌”。 金人南侵,洛陽城被焚。南宋詩人陸游大聲疾呼:“掃盡煙塵歸鐵馬,剪空荊棘出銅駝。”銅駝,成了故都的象征、中原的象征。明清時,銅駝里一帶被命名為銅駝街,“銅駝暮雨”被列為“八景”之一,邱起鳳、沈應(yīng)時、翟廷蕙、武攀龍、龔崧林等明清洛陽文人寫了大量吟詠此景的詩篇。 3、金谷園中鶯亂飛 金谷園,魏晉園林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金谷園,寫滿魏晉風流的文化圣地。金谷園,充滿愛恨情仇的永恒記憶。春日載陽,萬花爭寵,裝扮了好一個千嬌百媚、萬種風流,“金谷春晴”,名列洛陽“八景”之一。 金谷園是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的一處別墅,因位于金谷澗,金谷水流經(jīng)園中而得名。它的故址,在洛陽西北的金水河畔。金谷園依當?shù)氐貏莞叩椭_鑿池,建閣造室,周圍幾十里內(nèi),亭臺樓閣,錯落有致。金谷水穿流其間,清溪縈繞,水聲潺潺,真可謂“清泉茂樹,眾果竹柏,藥草蔽翳”。園內(nèi)樓宇金碧輝煌,宛若皇宮,奇珍異寶,無所不有。 金谷園是當時全國最豪華富麗的私家園林,每到陽春三月,風和日麗,梨花泛白,桃花灼紅,柳綠茵茵,百花含艷,池沼碧波,樓臺亭榭,交相輝映,猶如仙境一般。當年“金谷二十四友”經(jīng)常游宴吟詠于此,潘岳有詩曰:“回溪縈曲阻,峻阪路逶迤。綠池泛淡淡,青柳沼依依。” 八王之亂時,石崇被殺,名園被毀,繁華散盡。唐朝詩人杜牧途經(jīng)金谷園遺址,還寫下了一首著名的《金谷園詩》:“繁華事散逐香塵,流水無情草自春。日暮東風怨啼鳥,落花猶似墜樓人。”作者所深深惋惜的“墜樓人”,就是石崇的愛妾、江南美女綠珠,她為石崇墜樓殉情。明清時,金谷園遺址一帶是人們踏春郊游之所,這正如明代邱起鳳《金谷春晴》中所寫的“故園春到草芊芊,載酒嬉游澹蕩天”。清代武攀龍《金谷春晴》詩中也寫道:“名園渺渺水悠悠,柳色花香滿陌頭。不是東風吹不散,春風尚覓石家樓。” 4、洛陽城東桃李花 古代的洛陽城東,民眾遍植桃李,每年三月,桃飄李飛,成為花的海洋。漢代時,“城東桃李”已成著名景致,不過這時的城東,指的是漢洛陽城之東。漢代詩人宋子侯的《董嬌嬈》詩云:“洛陽城東路,桃李生路旁?;ɑㄗ韵鄬Γ~葉自相當。春風東北起,花葉正低昂。” 到了唐代,洛陽城(隋唐洛陽城)之東,更是桃成林,李成行。詩人劉希夷的《代悲白頭翁》云:“洛陽城東桃李花,飛來飛去落誰家。洛陽女兒好顏色,坐見落花長嘆息。”“古人無復洛城東,今人還對落花風。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”劉希夷在這首詩中寄寓了對人生命運的哲學思考,此詩是公認的初唐詩壇名篇。 北宋時,洛陽城東的桃李依然芬芳。仁宗天圣八年(公元1030年)考中進士的歐陽修,次年春天任西京(洛陽)留守推官,與梅堯臣、尹洙結(jié)為至交,同游城東桃李。多年后,歐陽修回憶此情此景,寫《浪淘沙》詞曰:“把酒祝東風,且共從容。垂楊紫陌洛城東??偸钱敃r攜手處,游遍芳叢。聚散苦匆匆,此恨無窮。今年花勝去年紅??上髂昊ǜ?,知與誰同?”? 明清時,“東城桃李”被列為“八小景”之一。清乾隆年間,洛陽龔崧林曾在花開時節(jié)到城東游覽,作《東城桃李》詩云:“往事驚心桃李風,城東堪探白頭翁。只今神女祠邊路,依舊花開列繡中。”這里的“神女祠”指洛神廟,并不在城東,而是在城南洛水邊,是花木繁茂的游覽勝地。(鄭貞富) |
1、萬家流水一城花
《洛陽古今談》說:“洛陽花卉之盛,甲于天下。”作者認為,洛陽花木之所以盛者,有三個原因:洛陽地脈宜花,洛陽之俗好花,洛人善植花接木?!对娊?jīng)》中的《桃夭》《甘棠》《何彼襛矣》《丘中有麻》《皇皇者華》《常棣》都寫到了周代洛陽春暖花開的壯麗美景。
隋唐時期的洛陽,是一座花卉之都。隋煬帝《東宮春》詩云:“洛陽城邊朝日暉,天淵池前春燕歸。含露桃花開未飛,臨風楊柳自依依。小苑花紅洛水綠,清歌宛轉(zhuǎn)繁弦促。長袖逶迤動珠玉,千年萬歲陽春曲。”你看,春回洛陽,那天淵池邊燕鳴桃柳,御園之中花紅水綠,天子設(shè)宴賞花,排出了清歌宛轉(zhuǎn)、長袖逶迤的宮廷樂舞。
花開之時,文人也到花下置酒高會。“記得舊詩章,花多數(shù)洛陽。”“洛陽城東面,今來花似雪。”這是白居易寫下的錦繡詩句。“始上龍門望洛川,洛陽桃李艷陽天。”“故園桃李月,伊水向東流。”這是唐代著作郎顧況在花下的吟詠。“白玉誰家郎,回車渡天津。看花東上陌,驚動洛陽人。”這是李白在洛陽賞花時的所見所感。
作為北宋西京的洛陽,花卉之盛又超前朝。歐陽修的《洛陽牡丹記》、張峋的《洛陽花譜》、周師厚的《洛陽牡丹記》和《洛陽花木記》都是當時的花卉學專著?!堵尻柣居洝芳氈率珍浟寺尻?00余個品種的花卉。
司馬光的《看花》詩,把洛陽花事繁榮之時,人賞花、花悅?cè)说膱雒婷鑼懙昧芾毂M致:“洛陽春日最繁華,紅綠陰中十萬家。誰道群花如錦繡,人將錦繡學群花。”很多人不遠千里來洛陽賞花,政治家宗澤《至洛》云:“都人士女各紛華,列肆飛樓事事嘉。政恐皇都無此致,萬家流水一城花。”他目睹了北宋末年牡丹花開時節(jié)的繁盛景象,那萬家流水、滿城花開的洛陽美景,是皇都開封沒有的奇觀。
2、花深柳岸銅駝陌
銅駝陌,是東漢和魏晉洛陽城連接南北二宮的主干道,因有銅鑄駱駝置于街兩側(cè)而得名。西晉惠帝時,敦煌人索靖游洛陽,見朝政腐敗,預測天下將亂,指銅駝而嘆道:“會見汝在荊棘叢中耳!”八王之亂爆發(fā),匈奴王劉淵起兵反晉,西晉滅亡,之后是中原約300年的戰(zhàn)亂、分裂局面。后人把“銅駝荊棘”喻為亡國的殘敗景象,陸游曾有“荊棘銅駝使我悲”的詩句。
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時,將洛水北岸、皇城之東第四里坊,命名為銅駝里,其位置在今老城瀍河入洛口之東。銅駝里之北為景行里,再北為北市,洛水之南與之相對為南市。故而隋唐到北宋時,這里是商船如織的河港繁華地段,這里的濱水長橋、柳暗花明,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,并留下了大量詩篇。唐代詩人駱賓王詠道“銅駝陌上柳千條”,劉禹錫詠道“銅駝陌上好風吹”,劉滄詠道“隋朝古柏銅駝柳”,北宋邵雍詠道“花深柳岸銅駝陌”。
金人南侵,洛陽城被焚。南宋詩人陸游大聲疾呼:“掃盡煙塵歸鐵馬,剪空荊棘出銅駝。”銅駝,成了故都的象征、中原的象征。明清時,銅駝里一帶被命名為銅駝街,“銅駝暮雨”被列為“八景”之一,邱起鳳、沈應(yīng)時、翟廷蕙、武攀龍、龔崧林等明清洛陽文人寫了大量吟詠此景的詩篇。
3、金谷園中鶯亂飛
金谷園,魏晉園林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金谷園,寫滿魏晉風流的文化圣地。金谷園,充滿愛恨情仇的永恒記憶。春日載陽,萬花爭寵,裝扮了好一個千嬌百媚、萬種風流,“金谷春晴”,名列洛陽“八景”之一。
金谷園是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的一處別墅,因位于金谷澗,金谷水流經(jīng)園中而得名。它的故址,在洛陽西北的金水河畔。金谷園依當?shù)氐貏莞叩椭_鑿池,建閣造室,周圍幾十里內(nèi),亭臺樓閣,錯落有致。金谷水穿流其間,清溪縈繞,水聲潺潺,真可謂“清泉茂樹,眾果竹柏,藥草蔽翳”。園內(nèi)樓宇金碧輝煌,宛若皇宮,奇珍異寶,無所不有。
金谷園是當時全國最豪華富麗的私家園林,每到陽春三月,風和日麗,梨花泛白,桃花灼紅,柳綠茵茵,百花含艷,池沼碧波,樓臺亭榭,交相輝映,猶如仙境一般。當年“金谷二十四友”經(jīng)常游宴吟詠于此,潘岳有詩曰:“回溪縈曲阻,峻阪路逶迤。綠池泛淡淡,青柳沼依依。”
八王之亂時,石崇被殺,名園被毀,繁華散盡。唐朝詩人杜牧途經(jīng)金谷園遺址,還寫下了一首著名的《金谷園詩》:“繁華事散逐香塵,流水無情草自春。日暮東風怨啼鳥,落花猶似墜樓人。”作者所深深惋惜的“墜樓人”,就是石崇的愛妾、江南美女綠珠,她為石崇墜樓殉情。明清時,金谷園遺址一帶是人們踏春郊游之所,這正如明代邱起鳳《金谷春晴》中所寫的“故園春到草芊芊,載酒嬉游澹蕩天”。清代武攀龍《金谷春晴》詩中也寫道:“名園渺渺水悠悠,柳色花香滿陌頭。不是東風吹不散,春風尚覓石家樓。”
4、洛陽城東桃李花
古代的洛陽城東,民眾遍植桃李,每年三月,桃飄李飛,成為花的海洋。漢代時,“城東桃李”已成著名景致,不過這時的城東,指的是漢洛陽城之東。漢代詩人宋子侯的《董嬌嬈》詩云:“洛陽城東路,桃李生路旁?;ɑㄗ韵鄬?,葉葉自相當。春風東北起,花葉正低昂。”
到了唐代,洛陽城(隋唐洛陽城)之東,更是桃成林,李成行。詩人劉希夷的《代悲白頭翁》云:“洛陽城東桃李花,飛來飛去落誰家。洛陽女兒好顏色,坐見落花長嘆息。”“古人無復洛城東,今人還對落花風。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”劉希夷在這首詩中寄寓了對人生命運的哲學思考,此詩是公認的初唐詩壇名篇。
北宋時,洛陽城東的桃李依然芬芳。仁宗天圣八年(公元1030年)考中進士的歐陽修,次年春天任西京(洛陽)留守推官,與梅堯臣、尹洙結(jié)為至交,同游城東桃李。多年后,歐陽修回憶此情此景,寫《浪淘沙》詞曰:“把酒祝東風,且共從容。垂楊紫陌洛城東??偸钱敃r攜手處,游遍芳叢。聚散苦匆匆,此恨無窮。今年花勝去年紅。可惜明年花更好,知與誰同?”?
明清時,“東城桃李”被列為“八小景”之一。清乾隆年間,洛陽龔崧林曾在花開時節(jié)到城東游覽,作《東城桃李》詩云:“往事驚心桃李風,城東堪探白頭翁。只今神女祠邊路,依舊花開列繡中。”這里的“神女祠”指洛神廟,并不在城東,而是在城南洛水邊,是花木繁茂的游覽勝地。(鄭貞富)
(李豐雷)